根據Counterpoint物聯網服務器的最新研究報告,到2022年,全球互聯汽車市場預計將增長270%,其中超過1.25億輛嵌入式連接的乘用車將在2018-2022年期間出貨。這些數據僅代表具有嵌入式連接的全球乘用車出貨量,并不表示活動連接的數量。就單位數量而言,市場將主要受歐盟eCall授權和中國采用率上升的驅動。在歐洲,主要汽車消費國如德國,英國和法國將為市場提供主要推動力。
IoT&Mobility高級分析師Hanish Bhatia評論說:“就整體滲透率而言,德國,英國和美國目前在市場上處于領先地位,其2017年出售的嵌入式連接車輛的總發貨量比例最高。歐洲的eCall授權預計將改變市場動態,并在歐洲各國滲透率較高。歐洲的eCall預計會在其他地區引發波瀾,從而催化整個汽車連接生態系統。”
談到品牌表現時,Hanish Bhatia進一步強調:“通用汽車在發貨量方面處于領先地位,其次是寶馬,奧迪和奔馳。諸如通用汽車OnStar,寶馬Connected Drive和Audi Connect等連接平臺提供各種服務,同時創造新的收入來源并縮小與消費者保持聯系的差距。 2017年,這些品牌在嵌入式連接乘用車的總數中占90%以上。” “另外,關于美國汽車制造商特斯拉的許多討論都繼續在其'產品組合’中提供嵌入式連接。”他補充道。
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研究總監Neil Shah指出:“目前市場已經與2G / 3G網絡更加一致,然而,它正在向4G LTE連接方向迅速發展,我們預計4G LTE網絡將到2022年占據將近90%的具有嵌入式連接功能的乘用車。此外,我們預計從2020年起,汽車中的5G連接將啟動,但到2022年,總體滲透率可能會保持較低水平。隨著汽車自主技術水平的進步,也將決定在2022年以后,5G覆蓋范圍普及后,在汽車中嵌入4G或5G技術。此外,5G NR(獨立或SA)模式的推出,承諾降低延遲,對于在未來10年晚些時候推動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的轉折點至關重要。”
預計到2022年,全球互聯汽車市場將增長270%,其中2018年至2022年期間將有超過1.25億輛嵌入式連接的乘用車出貨
2017年,中國和美國占總出貨量的近45%。僅中國就占了32%的出貨量。這主要是由于中國乘用車市場規模明顯擴大。
在歐洲,預計到2020年,包括德國,英國,法國和其他主要經濟體在內的汽車普及率將達到接近100%,由于eCall授權,提前采用該措施。
在頂級品牌的情況下,通用汽車通過其OnStar平臺提供跨地域連接的領先市場。
通用汽車之后,高檔汽車品牌寶馬,奧迪和梅賽德斯奔馳正在引領市場。 2017年,這些品牌在嵌入式連接乘用車的出貨量占90%。
日本汽車OEM廠商仍然在將蜂窩連接嵌入到汽車中的曲線上,但它們應該能夠以更快的速度增長
在連接性方面,2G / 2.5G仍然是全球主要的連接平臺,其次是2017年的3G
然而,4G可能會獲得牽引力,并占據全球接近90%連接汽車的連接。 在5G的情況下,與其他市場相比,預計日本和韓國的市場滲透率更高。